学院动态

 专题赋能+跨域研学,筑牢职教高质量发展根基——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圆满落幕

作者:金花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10  浏览次数:

2025 年 11 月 6 日,由国家级职业教育 “双师型” 教师培训mgm美高梅79906基地承办的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顺利收官。本次培训严格对标《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 (名匠) 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构建“理论赋能+实践研学+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覆盖职业教育核心发展领域。12 天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4名名师(名匠)通过11场核心专题学习、多站实践研学、红色铸魂教育及成果交流,系统吸收职业教育前沿理念与实操经验,为推动区域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

多元专题赋能,助力职教名师队伍建设共发展。培训期间,山东理工大学侯荣国教授以“评价赋能、协同创新”为主题,剖析新时代职教名师培养路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赵明威教授分享“数智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颜志明、邱晓红、郭正兵三位教授分别就“国家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思考”“农业类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分享;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张薇薇、滑志民教授就“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名师工作室项目中期推进会交流”;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包文君教授就“名师工作室建设”内容进行分享,为参训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发展与成长思路。

图片1.png

跨域联动学习,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见实效。实践环节更注重“沉浸式”学习——在杨凌,参训教师走进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陕西百恒有机果园有限公司,直观感受数字农业与智能装备的应用场景;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打造展开研讨,并实地参观石油和化学工程系、航运工程系等实训室,学习专业实训体系搭建经验;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农博园、茶博园观摩模块化教学实训,探讨新形态教材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技能大师工作室,学习工作室与产业融合的运营模式。在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参观了数字艺术研创工作室、虚拟拍摄棚、AI舞蹈房,多维度吸收标杆院校的办学经验。

红色铸魂育人,厚植职教情怀彰显育人温度。不同于传统集中授课模式,本次培训创新采用“四地联动 研学机制,让参训教师在空间转换中拓宽视野:从杨凌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感知,到延安的“红色教育”铸魂,再到江苏、上海的“职教创新经验 汲取,每一站都聚焦不同主题,形成“专业能力+ 思想素养”双提升的培养闭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梁家河等地,参训教师通过现场教学重温中国七大历史意义,感悟“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的精神内核,纷纷表示将把红色基因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职业理想。上海电影学院的数字艺术研创工作室、虚拟拍摄棚等现代化教学场景,更让教师们看到“技术赋能教学”的无限可能,为后续课程创新提供灵感。

成果交流促转化,凝聚共识锚定未来方向。成果交流环节成为培训“收官亮点”,每位参训教师用10分钟分享学习心得与实践规划:有的聚焦“数智课程与实训融合”,提出将上海虚拟仿真实训经验应用于本地专业建设;有的结合延安红色教育,设计“思政+技能”一体化教学方案;还有的围绕“校企合作”,计划借鉴陕西百恒有机果园的合作模式,推动学校与本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不仅学到了具体的教学与管理方法,更找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力点。”玉溪职业技术学院陆欣教授在交流中表示,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带动学校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此次培训的圆满落幕,不仅为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队伍建设注入 “强心剂”,更搭建了跨区域、跨院校的职教资源共享桥梁。未来,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mgm美高梅79906基地将持续跟踪参训教师的成果落地情况,搭建长期交流平台,推动优质职教经验的跨区域共享,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师德优、技艺精、善育人”的领军人才,助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升级版”。


终审:陈辉娟

  mgm美高梅79906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