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缅怀英烈承红脉  头雁扬帆践初心——扶眉战役纪念馆参观感悟

作者:杨晓兰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28  浏览次数:

2025年8月26日下午,陕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苹果、蔬菜、猕猴桃产业培训班的200余名学员,在班主任带领下,怀着崇敬之情走进扶眉战役纪念馆。

苍松翠柏间,“扶眉战役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巍峨耸立,直插云霄。学员们肃立在纪念碑前,高唱国歌、集体默哀、重温入党誓词,最后向英雄献花篮。

随后进入展馆,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段段震撼的史实,仿佛将学员们带回战火纷飞的岁月。讲解员讲述了1949年那场激战:在彭德怀元帅“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战术指挥下,第一野战军将士在扶风、眉县一带与国民党军展开四昼夜鏖战。面对敌我兵力悬殊、地形复杂的困境,他们以坚定信念和灵活战术歼敌4万余人,彻底摧毁国民党军西北主力,为解放大西北奠定坚实基础。而这辉煌战果的背后,是4600余名解放军战士的伤亡,3000多名烈士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最小的仅16岁,牺牲时口袋里还揣着未送出的家书;某连战士集体牺牲前,将每人每天仅半斤小米的存粮,分出30斤留给饥寒交迫的老乡。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无不彰显着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精神。

图片1.png

重温入党誓词

展馆内,实物展柜里的文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先烈的初心:磨穿底的布鞋见证行军的艰辛;弹壳做的钢笔承载对胜利的期盼;染血的连队旗镌刻着“为人民谋幸福”的誓言。一位老战士日记里写下“等胜利了,帮老乡修水渠、造良田”的期盼,如今已成现实——水渠通了,良田连了,无人机在空中飞着打药了。烈士名录墙上,22岁战士张富清“为解放全中国死,不丢人”的日记字迹坚定;无名烈士墙上,一个个鲜红五角星代表着连姓名都未留下的英雄,他们长眠的土地早已换了人间:战场变良田,旧村起新房,孩子们在教室里读书欢笑。当地群众推独轮车、送热干粮支援前线的场景,更生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走出纪念馆,夕阳为纪念碑镀上金光,大家内心的震撼久久未平。这场胜利不仅是军事辉煌,更彰显了人民军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复兴”的初心,凝聚着团结一心、不畏强敌的革命精神。

此次参观,对学员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深知和平幸福的“好日子”是英烈们用生命铺就的,必须以初心守护,用担当延续。作为新时代的 “头雁”,要将红色基因融入田野耕耘之中,让“传承红色基因,耕耘金色田野”的标语落地生根,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告慰先烈,让革命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出新的光芒,引领广大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终审:张岳

  mgm美高梅79906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Baidu
sogou